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广大老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全国第三十七个教师节之际,威尼斯官网现推出“教师标兵”、“师德标兵”、“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第三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特等奖获得者”系列人物事迹展。展现部分教职工的事迹,以求带动大家,在伟大的新时代,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人物介绍:
王礼胜,博士,教授,中共党员。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钻石学”、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宝玉石鉴赏”负责人,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珠宝玉石鉴定赛项2018年(首届)、2019年(第二届)和2021年(第三届)专家组组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人才培养与学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传统首饰艺术品委员会副主任、检验检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宝石》、《宝石和宝石学杂志》等期刊编委,《中国宝玉石》编委会副主任。先后讲授“钻石学”、“有色宝石学”、“宝石鉴定技术”、“珠宝首饰基础”等课程。秉承“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的宝石学院院训,在珠宝玉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把个人的事业与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个人的事业也能更好成就,个人的理想也就融入了其中。”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分别概括为两个“1、2、3、4、5”:
组织创建了1个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院、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组织和创建了国家级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2个。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地球科学博物馆、珠宝产学研基地和玄武岩纤维研究所3个平台的建设;负责组织了“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省级一流专业、“钻石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宝玉石鉴赏”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项教学工程建设。
组织创办了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矿物加工工程、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矿物岩石材料)4个本科专业;建设了4个有实力、有活力、更有潜力的教学团队。
在兼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期间,凝练出了“5E+3C”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运用新模式的实践在光明日报和一些国际会议上发表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虽然发表已10年,但他仍然认为对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探索精神”等方面的培养非常重要,值得继续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再者,就是他带领的团队在合成钻石、红蓝宝石、翡翠、和田玉、成因矿物学5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他重视立德树人,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以细致的关心帮助温暖学生,以严谨的治学作风引领学生”。他曾经在一篇日志中写道:“师者,父母心。因为有这颗心,我们会不断努力;因为有这颗心,我们会把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因为有这颗心,我们的教与学相长,老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为有这颗心,我们期望学生们都有美好的前程;因为有这颗心,老师和学生的感情会久久地与学校联系在一起,学校既是老师的家,也是学生的家,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正因为有像他这样的一批教师,我们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珠宝玉石首饰及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才有了我们学校的宝石学学科专业的建设成绩以及在国内外的良好声誉。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上,他学术态度严谨而又敢于创新,同时甘愿为年轻教师和学生做铺路石,他带领的团队在微波等离子体气相化学沉淀法合成钻石的机理研究、翡翠及和田玉等重要玉石品种的成因与资源研究、红蓝宝石矿床成因类型及优化处理、成因矿物学应用、矿物岩石材料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在社会服务方面,他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努力拓宽师生视野,打开行业产业窗口和对接社会需求,努力做到开放办学,使教学科研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在文化传承创新上,他既能刻苦学习和深入理解传统的珠宝玉石文化,尤其是我国的玉文化知识的精髓,又能够推陈出新,根据科学研究的进展、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不断创新珠宝玉石文化的内涵。2020年整年度在网络上免费推出每日“珠宝日历”科学及文化知识,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反响。
在国际合作交流上,他在学校国际交流处等部门的支持下,积极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韩国、南非和缅甸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及学者联系,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与南非北开普省合作建设了“南非金伯利钻石研究推广中心”,南非知名钻石专家前来学校为学生免费授课3个月。在缅中友好协会及缅甸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下,学校经研究决定成立了“8846威尼斯国际翡翠研究院”,为今后翡翠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搭建了更加宽阔的平台。
王礼胜老师与年轻老师分享自己的体会:“困难难不倒我们,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我们一定能有所作为。困难总是暂时的!不断遇到新的困难,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新的跨越,正是我们相互关心、相互鼓励、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意义所在!”